專題主編:歐陽文貞(衛福部嘉南療養院副院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
協同主編:王禎邦(衛福部嘉南療養院社區精神科主任)
說明:
從2017年底龍發堂爆發結核病等群聚感染開始,在堂眾被陸續移出,並宣布全面暫停精障照顧,希望政府安置加速堂眾,一時之間造成堂眾家屬及社區民眾的擔心恐慌。再加上台灣近年陸續發生精神病患相關之重大社會事件,如2016年臺北市內湖隨機殺人事件、2018年台中牙醫命案等,造成社會大眾對社區中精神病患的擔心及疑慮。以上事件,在重視人權及病權的現今社會,確實引發如何在社區治療、長期照顧及持續安置精神病這一類身心障礙者的諸多不同意見。
和歐美及澳洲相比,台灣社區精神醫療的起步相當慢,再加上社會對精神病人的因不瞭解的過度恐懼、刻版化印象、污名化烙印及國情的差異,使得台灣精神病人心理社會復健的進程及社區精神醫學的發展,仍是落後於英、美、澳洲等國家。但即便如此,社區精神醫學仍持續受到台灣學界、政府及國內各醫療院所的重視,國內精神專科醫院與一部分教學型綜合醫院的精神部紛紛成立社區精神科,建立本土化、在地化與社區為基礎的精神醫療—復健模式。2006年政府宣佈台灣進入「社區精神醫療元年」,同年「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成立,投入社區精神醫療工作同儕增多;透過2007年精神衛生法修法:如「第一條 為預防及治療精神疾病,保障病人權益,促進病人福利,以增進國民心理健康,維護社會和諧安寧,特制定本法」修改為「為促進國民心理健康,預防及治療精神疾病,保障病人權益,支持並協助病人於社區生活,特制定本法。」新版精神衛生法也納入許多社區照護的新概念,為精神病人爭取更多在社區生活的權益。
然而,台灣精神病人的社區醫療—復健仍有六大困境,分別為(1)由醫院到社區之間的精神醫療、復健到長照沒有連續性及完整性,缺乏個案管理平台,衛政、勞政、社政與教育等各種資源整合不足。(2)社區復健機構照護品質需加強,全民健保給付、評鑑條文需重新修訂,避免社區復健機構的再機構化。(3)現行社區化精神醫療或復健並非以病人與家庭的需求為中心,在賦權增能、鼓勵自主及家庭支持上仍是不足。(4)精神病污名化誤解仍然存在,使得病人被排斥或不敢就醫,而情緒行為穩定的精神病身心障礙者仍無法被社區或職場的友善接納,使得精神病身心障礙者就業率低於20%。(5)精神病人的家屬仍承受長期照顧責任與負擔,無法得到完整社會支持與資源協助。(6)身心障礙鑑定與需求評估並未完整落實,無法與後續復健、長照與福利資源銜接。
由於台灣目前社區精神醫療議題探討的方向,多半源自歐美已開發國家之社會文化脈絡與實務經驗,未必具備跨文化的適用性,目前台灣的社會福利體系尚未發展完全,在制度面上也與西方福利國家存在明顯差異。
本專題即希望探討各種現行或預期可行的社區精神醫療及精神復健模式的成果、預期成效及限制,進而促使台灣或華人的精神醫療模式得以發展,以期精神病人能獲得連續性及完整性的精神醫療及復健,邁向社區復元(recovery)之路。歡迎對上述議題內容感興趣的專家學者及實務工作者,踴躍投稿。
本專題之投稿規定與說明,請參見本學刊的投稿須知。如有任何問題,請與本刊編輯部聯絡,電子郵件:FJMH@mhat.org.tw。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敬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