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心理衛生協會

歡迎光臨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

首頁 English 網站導覽

第69屆婦女地位委員會暨非政府組織周邊會議

首頁最新消息

2025/02/27

第69屆婦女地位委員會暨非政府組織周邊會議
 ✨ Empowering Women’s Mental Health: Policies, Initiatives and Strategies ✨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今(2025)年三月將前往紐約,參與「第69屆婦女地位委員會暨非政府組織周邊會議」(Parallel Event for NGO CSW/NY 69 Forum),與來自世界各地🌏關心婦女與性別議題的NGOs連結、交流我們在性別與心理健康倡議的經驗💡 

這次與我們重要的國際夥伴 —— 世界心理衛生聯盟(WFMH)和 Silver Ribbon (Singapore) 共同籌組了一場論壇,歡迎在紐約的朋友們一起來參加!🤩

🗓 活動時間:12 March 2025, 10:30 AM - 12:00 PM (EDT)

🏢 活動地點:Church Center for the United Nations, CCUN 10th Floor, 777 United States

 

  

-----------------------------------------------------------------------------------------------------

 

📢 會後報導 
2025.04.23
 
良好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對女性的自尊、工作與身體健康都有深遠影響。在NGO CSW69周邊論壇上,於眾多婦女與性別議題的活動中,聚焦於「心理健康」的討論相對稀少,僅有4場實體論壇及1場線上會議。本次由中華心理衛生協會(以下簡稱「心衛協會」)主辦的實體論壇,即為其中之一。會前於Whova平台(會議社群平台)上,共有146人表示對本活動感興趣,實際參與人數約為70人,展現對心理健康與性別交織議題的高度關注。
 
 
心衛協會邀請長期合作夥伴——世界心理衛生聯盟 (World Federation for Mental Health, WFMH) 及新加坡銀絲帶組織 (Silver Ribbon Singapore),來自台灣、澳洲、新加坡等地的心理健康實務與倡議者,分享國際和各地心理健康與性別政策的發展經驗與行動策略,展現跨國多元視角。
 
會議主持人兼講者,來自心衛協會的張珏教授,首先回顧過去三十年間台灣性別主流化的政策歷程,特別指出《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 帶動台灣人權公約重視與國內法化,並進一步促成政府與民間合作推動多項婦女健康政策,包括性別平等辦公室設立與婦女健康政策研究,肯定「女性健康政策」以及其將心理健康與性別平等整合的努力。張教授強調,台灣已累積豐富研究與政策工具,當前最關鍵的任務是將這些知識落實於實務行動!
 
主持人Nancy Wallace是WFMH駐聯合國的主要代表,她分享了WFMH長年推動心理健康倡議的歷程。WFMH自1963年起即為聯合國諮詢組織,並自1991年積極將心理健康議題帶入聯合國討論架構中,例如與其他非政府組織成功促使心理健康被納入《北京行動綱領》,填補了當時國際政策上對心理健康的空白。如今,聯合國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日增,近期更通過設立「國際希望日」的決議。Wallace呼籲,各界應正視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與工作情境中的重要性,並推動各國政府投入實質資源與政策行動,特別是在應對性別暴力等結構性問題時,更應將心理健康納入整體的支持體系與決策視野中。
 
WFMH代表、來自澳洲的 Julie Millard AM,回顧女性如何在國際上參與並領導心理健康倡議運動,分享該組織於女性與兒童心理健康倡議領域的經驗,指出心理健康不僅影響個人主觀幸福感,也是一項攸關女性於生活與職場中能動性的社會資源。她並強調,心理健康的推進需納入人權觀點,並回應貧窮、不平等與氣候變遷等系統性挑戰。
 
新加坡代表Porsche Poh Sow Chan,介紹「銀絲帶」組織如何運用創新模式於社區及校園推廣心理健康,尤其著力於降低心理健康的污名、提升心理健康意識。此外,該組織也發起成立 Global Alliance for Mental Health Advocates (GAMHA),作為心理健康倡議者的國際交流與資源平台,強化國際心理健康網絡的連結與能量。
 
心衛協會代表李柏翰教授與劉嘉年教授,分別就台灣在地的心理健康困境與行動策略發表分享。來自臺大公共衛生學院的李柏翰副教授指出,女性與多元性別移工長期處於經濟、法律、文化與語言的多重弱勢處境,導致其心理健康需求被邊緣化,呼籲應以性別為本、以人權為核心,發展具文化敏感度與性別包容的社區與心理健康支持系統。國立空中大學的劉嘉年副教授則介紹心衛協會為回應台灣女性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曾在衛福部的經費補助下開發針對大眾與醫療專業人員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採生命週期 (life-span) 視角,規劃、製作內容涵蓋青少女、孕產婦與女性精神病人心理健康促進的數位資源,賦能女性自立、立人,共同提升心理健康韌性。
 
最後,來自心衛協會的青年代表陳彥匀分享個人參與心理健康倡議的經驗,並指出青年在心理健康議題的參與存在性別差異——女性在關注度、使用服務的意願與參與倡議的比例上普遍高於男性。若政策與行動方案的制定缺乏各性別的聲音,將可能導致資源與權益的落差。心理健康是「每一個人」的事情,應鼓勵所有性別共同參與、發聲,使每一個人都不被落下。
 
我們需要打造一個包容且支持的心理健康環境,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推動真正有意義的改變。 
 

 


TOP

會址:103046 台北市大同區民權西路136號16樓之1
電話:02-25576980 | 傳真:02-25576871
電子郵件:mhat.tw2@gmail.com